我国经济积极向好
发布时间:2023-10-05 点击次数:13次哥们儿,9月20号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搞了一次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,找来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、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、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,来解读经济形势和政策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新华社拍照留档(赵一帆摄)
老铁们,*新数据表明啊,8月份,主要经济指标有所好转,国民经济恢复向好啦。现在啊,咱们要如何分析这个经济情况呢?还有啊,要如何继续推动经济恢复呢?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的四个部门负责人给大家解读了啊。
经济运行中都有啥积极因素
8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都有所加快,进出口降幅也收窄了,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也从降转涨,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降幅也收窄了,制造业PMI也回升了。
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说啊,政策的组合技效果一直都不错,经济运行中有很多积极因素累积增多,社会预期也好转了些。
“看未来的话,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一起发力,政策效果一直在叠加,积极的因素也越来越多,完全有理由相信,我国经济会回升得越来越好。” 丛亮说,现在有些人在内外部对中国持负面观点,不看好中国,这种说法以前从来没有实现过,现在也注定不会实现。 说到物价,丛亮分析了一下,今年以来物价一直在低位运行,是需要重视的,但是综合考虑物价水平、需求恢复、经济增长、货币供应等因素,中国经济不会有通缩,也不会出现通缩的情况。 “价格指标是经济运行的后来者,随着需求的稳步恢复,市场信心的逐步增强,经济运行会持续好转,再加上基数效应减弱,我国的物价总体水平有望继续回升,并*终回到年均水平附近。”丛亮说。 还有,“加紧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。” 工业是经济“压舱石”。八月份,工业生产有稳定的恢复,企业效益也逐渐改善。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介绍,从行业角度来看,一到八月份,41个工业大类有27个行业的增加值同比上升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是趋好的。一到八月份,全国造船完成量、新订单、未竣工的订单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。从九月份以来,工信部监测到的用工量和用电量等高频数据显示,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回升的态势。下一步,我们要加强政策落地,实施十大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,使稳增长政策能尽快见效。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方面有了更快的进展,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透露,各地财政部门一直在加快专项债券的发行和使用。1至8月,各地共发行了2.95万亿元的专项债券,完成了全年新增专项债券限额的77.5%。这个进度比预期快了10.8个百分点。顺说,现在8月底的时候,咱国家给地方的转移支付已经下发了9.55万亿元,有条件的都发完了。还有,咱还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直达机制,1到8月,已经下达直达资金3.83万亿元,除了一部分结算项目,都发完了,占到2023年直达资金总规模的95.1%。咱还搞了一个国家财政运行监测中心,从财政资金预算安排开始到*后使用全程都监测,早发现苗头问题和风险隐患,早报告,早处理,确保基层的“三保”底线够硬。
要是遇到超出预期的问题,咱还有足够的政策空间来应对。
从9月开始,咱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措施,像降准一类的,保持了银行体系的合理充裕流动性,一直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。
“咱的货币政策稳健又有力,增强逆周期调节的力度,有效地应对国内外的风险挑战,稳固了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。”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说,今年以来,货币信贷政策有针对性地支持了普惠金融、科技创新、环保领域,增加了对民企的支持力度,促使储蓄转化为消费和投资,效果初步显现。
数据显示,8月底,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了24.4%和39.5%,增速明显快于全部贷款增长;8月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保持稳定且有所下降。
邹澜说,货币政策还有很大的政策空间来应对超出预期的挑战和变化。中国人民银行会继续坚定有力地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,增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;实施有关结构性工具,继续延长和展期到期的工具;引导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保持稳定且有所下降,推动银行积极调整存量房贷利率。
从9月25日开始,四家国有大银行将主动批量调整现有首套住房贷款利率。邹澜介绍,预计超过90%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将**时间受益于政策红利,“二套转首套”等需要借款人提出申请的存量房贷款利率调整将在10月底前完成。
新华社记者陈炜伟和吴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