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安部频繁修法应避免泛化
发布时间:2023-11-07 点击次数:9次其实,2023年修订《反间谍法》是必须的。反正过去30年,安全形势都变了,特别是*近一段时间,中国被间谍和窃密的事情搞得很复杂。各种间谍情报活动都变得更复杂,领域更广,目标更多,手法更隐蔽。原《反间谍法》就是有问题,对于间谍行为的定义不清楚,防范制度也不健全,执法措施不完善,法律责任也没跟上。我们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来修订完善它,让反间谍法律制度更科学更合理。
还有一点,各国修改反间谍法律制度也是很正常的。美国就修改了10多次反间谍相关法律制度。早在1917年,美国就有了《反间谍法》,然后分别在1918年、1933年、1940年、1950年、1961年、1970年多次修改,不断扩大法律适用范围,加重法律责任。1938年,美国还出台了《外国代理人登记法》,然后在1966年、1995年、2007年多次修订,加强对外国机构和外国人在美境内活动的监控。1996年,美国还制定了《经济间谍法》,设立了“经济间谍罪”和“盗窃商业秘密罪”,还让执法机构有权利使用监听、窃听等手段进行调查。*近几年,美国连续3届国会提议修订《外国代理人登记法》,要遏制所谓的“外国隐性影响”。
中国嘞强烈反对把经济、科技等问题搞政治化、搞武器化、搞泛安全化。美国这几年装做“法治”,戴个“国家安全”的外套,整天针对正常的经贸、学术交流、科研活动搞压制、搞打压,然后炮制出所谓的“中国间谍案”。听着还别扭,2021年12月,美国的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》里说,从2018年开始美国司法部搞了个“中国行动计划”,打了77个案子,差不多九成都是针对华裔的,七成多不涉及经济间谍指控,还有一堆案子没结或者结不起来。那篇文章说,“美国对中国经济间谍活动的打击乱糟糟的”,搞得人心惶惶,造成人才流失和对美国的不信任。他们把修订《反间谍法》说成中国“泛化国家安全”,真是典型的贼喊捉贼、自己坏了嘴巴还说别人臭的下流伎俩。